“十一五”期間,我國開始提出生物產業、生物醫藥的概念,發布《生物產業發展“十一五”規劃》支持生物制藥行業發展
,并快速形成了長三角、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3個綜合性生物醫藥產業基地,并在“十二五”期間超聚焦化、特色化發展;到
“十三五”期間,國家將生物醫藥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大力發展;“十四五”時期,國家政策重點強化國家戰略科技
力量、科技前沿領域攻關等,基因與生物技術納入前沿領域范疇,重點圍繞藥品、疫苗、先進診療技術和裝備等方向,提升
原始創新能力,加強藥品監管科學研究,增強生物醫藥高端產品及設備供應鏈保障水平。
而生物醫藥領域原始創新能力的提升關鍵在知識產權及專 利技術的發展與保護。
近年來,由于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,尤其是基因工程技術的廣泛應用,生物藥已逐漸發展為醫藥行業的重要部分。與傳統化
學藥品相比,生物藥通常具有更大、更復雜的分子結構,因此具有其獨特的研發、生產和市場環境。這也意味著,生物藥的
專 利保護機制及相關法律框架需求更為復雜和特定。
研究發現,2001至2020年,生物技術專 利約占專 利申請總量的5%。絕大多數生物技術專 利與工業、醫療應用有關,占分析專
利總量的96%以上。美國在生物技術專 利發展方面處于領 先地位(2020年占生物技術專 利總量的39%),其次是歐盟(18%
)和發展迅速的中國(10%)。
在此背景下,2025全球生物技術及醫藥專 利(中國)峰會將于6月5-6日在上海召開。峰會將匯集政府和行業協會、國內外醫藥
公司,生物技術公司,律所,知識產權代理公司等業內專家出席共同探討新環境下的機遇和挑戰。